目前,包括无人机、电子消费产品,甚至未来运用在卫星上的黑科技,都是汉能移动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,总体来说,移动能源是一个蓝海市场,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便利的能源获取方式,甚至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。
印度财政部于7月30日批准了为期两年的阶段性任务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是最高法院发布的临时命令,下一次听证会定于10月举行
最高法院的新裁决使这项暂停令无效。进口自中国和马来西亚的电池占该国入境太阳能电池总量的近90%。然而,在Odisha高等法院在8月20日之前发出暂停令后,该决议暂时停止。这项重大裁决结束了今年早些时候由贸易救济局(DGTR)推荐的25%保障税的所有不确定性,将对印度的太阳能产业产生重大影响。印度财政部于7月30日批准了为期两年的阶段性任务。
印度的电池进口量已从2014 15财年的1,275兆瓦跃升至2017 18财年的9,790兆瓦。与此同时,印度在2017 18财年的太阳能电池产能达到842兆瓦。阳光能源的更多影响力,来源于其掌舵人谭文华。
这么一看,倒觉得谭文华身上颇有三国演义中陶潜和孔融的影子,此二公要么乐善好施出手大方,要么不遗余力帮扶刘备这样的创业者。或者说,这一模式本来就不太可能形成平衡。在国内地面电站市场的黄金期,大小公司纷纷涌入,那种钱途诱惑几乎无人可挡,晶澳却能坐怀不乱,无论原因为何,无疑都值得研究一二。而且,协鑫旗下不但有数家光伏上市公司,朱共山麾下也确实人才济济,阵势毫不输于曹魏集团。
挟天子之所以能够号令各方诸侯,因为天子只有一个,属短缺品。幸好不少光伏企业的老板或者高管团队个性都比较鲜明,其中既有南人北相也有北人南相,从这个角度去观察,倒也符合伟大领袖政治路线确定之后,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的方法论。
大约在2009年前后,曾听一位业内企业家讲述朱共山当时的光伏战略:紧紧抓住硅料和下游应用两头,与产业链中间环节充分合作,当两头高高翘起,便形成协鑫的产业微笑曲线;两头翘得越高,协鑫微笑曲线就越完美。为分析方便,设置了一些前提条件,比如主业为制造企业,比如以民企为主,比如企业所在地等。但短期来看,高纪凡面对的最大问题,或还不是能否成功上市,而更有可能是随着中国市场紧缩庞大产能如何消化的问题,尽管私有化带来的融资压力也很紧迫。在这一点上,坐拥全球最大硅料产能的协鑫,确实最像曹魏。
他对这个行业的竞争似乎颇有研究,他的企业只做光伏产品代工,有可能就正是一种竞争策略考虑。四其他北方光伏企业,除了英利,给人印象更深刻的可能要算阳光能源了。三晶澳的北方企业身份,估计不会有人质疑,它有两个策略给人印象深刻。觉得与其去看光伏企业现在谁更像曹魏,不如去观察谁更有可能成为这个行业未来的曹魏,以及西蜀和东吴。
作为晶澳分管战略的副总裁,孙广彬入职晶澳之前曾是中欧光伏双反谈判的中方主要代表,对国际光伏行业相当了解,对晶澳此一市场策略或是多有贡献。源于半导体行业的晶澳,不仅是国内最早的规模化光伏制造龙头之一,其光伏电池技术更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稳居大陆光伏行业头牌地位。
这样一来,算是勉强给魏蜀吴三个集团划分出了一些候选者。不过,组件环节的资产压力和融资压力都相对小一些,这也成为组件企业不是优势的优势。
在同一个产业里有多家公司,这在行业形势好的时候,即使存在与客户竞争的问题,可能也不会太突出,而一旦行业形势下行竞争加剧,仅仅集团内部各产业环节之间的相互牵扯,恐怕就能导致不小的内乱。其二则是刻意保持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出货比例,尽可能维持国际市场销售比例大于国内市场。市场不好,大不了关停一些产能,至少还有转圜空间。如今的协鑫,几乎对光伏产业链的所有主要环节均有染指,既是全球最大的硅料企业,也是最大的硅片企业,组件产能也有四五吉瓦,电站装机更是后来居上高达五六吉瓦。在产业链的主要环节都展开竞争,这与向所有诸侯都开战的三国曹魏集团,何其相似。阳光能源同样出身半导体技术,也是光伏制造业最老牌的上市公司之一,只是一向低调发展,甚至于业内都有不少人知道其存在。
对其中企业的认识,也仅是一种远观,所谓雾里看花,也是抛砖引玉,有兴趣的看官可以一起来聊这个话题,随时指教和补充。有些令人称奇的是,在聊起光伏三国话题时,居然不少业内朋友不约而同都认为同一位光伏企业家最像曹操,不但江湖地位差不多,霸气个性相似,甚至连长相都神似。
再读三国已是网络时代,才猛然醒悟,罗贯中这样的大明朝著名大V写手,莫不是也在刷读者流量吧?都说历史是由胜利者写的,看来无论正史还是演义,都是在为各自的流量服务,已经无所谓真相,就像现在一些企业的宣传一样。所以,虽然不太明白非要提高一个新兴产业集中度的背后逻辑,但也谨遵上意,去想象一下魏吴蜀三分天下各领风骚是个什么样的格局。
这无疑是一个相当完美的战略,只是不知道协鑫后来的发展为什么偏离了这一设计。要知道,出身电力行业的靳保芳,即或不是光伏行业对发电业理解最深的人,也一定是其中之一。
数年前曾听一位比较了解高纪凡的朋友讲过他的一些创业故事,从中似乎能感受到他深藏内心的某种情怀。以三国戏说光伏,是想换个角度看我们自己,世事无所谓对错,我等既是看客,亦是演员,凡事不必太较真儿说起来,以三国场景来认识光伏行业,还是受一位业内朋友的启发。五对于英利,恐怕也唯有一声叹息了,这实在是又一家不得不让人深感惋惜的中国光伏企业。协鑫的光伏产业板块发端于徐州,而徐州自古就属北方,加上其经营风格颇有北方的勇猛,划到曹魏集团候选者中估计争议不大。
晶澳的两位副总裁曹博和孙广彬,都曾不止一次强调过这一点。而光伏制造企业多在江浙,显然不合适都划分到主场在江浙的东吴集团的候选者里去。
世事虽然难料,但仍有一些规律可资参考,比如利害相生。在未来的光伏制造业争霸赛场,或也只能成为一名看客了。
作为这一波海外资本市场退市潮流的积极者,天合回归A股的路似乎并不顺利,这既跟资本市场的大环境有关,可能也有市场对眼下的光伏行业不看好的原因。说长相相似的那位朋友,是看电视剧三国演义长大的吧?后来,这个话题聊得多了,就有了点新的想法。
这里选几家个人认为的曹魏集团的候选者,简单谈谈观感。要说晶澳的软肋,曾有坊间人士认,应首推其高管团队的本地化倾向,并例举几年来数位外省籍高管的离职以资佐证。不过,细一琢磨,却又感觉这很难说明什么,姑且不说业内家族企业遍地,即使仅看高管跳槽率,恐怕也是远超三国时代。以前读三国演义的时候,不太明白罗贯中为什么会给曹操一副奸雄的人设,那可是开启乱世一统的牛逼人物,几千年历史也出不了几个的那种
第二个变因,补贴在不断下降。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:尊敬的各位来宾,各位新老朋友们,大家早上好!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正泰和丁总的主场给我一个机会,在这里和大家简单回顾一下光伏这十年路。
很多时候生活的美好会在你不敬意时盛装莅临,所以我希望大家也能够继续等待。其实他的这份坚持,他说对光伏这个行业还是相信它的未来,同时干了这么多年,对它有一份不舍的眷恋。
其实每年光伏新增总量都是比较厉害。2013年-2018年,2017年和2018年下降趋势比较厉害。